诗词大全

《蝶恋花》

帘幕东风寒料峭。
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
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
罗帏不觉纱窗晓。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蝶恋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帘幕被东风吹得寒冷而凌厉。在雪地中,香梅先报春天的到来。红色的蜡枝上,有一对小燕子。金色的剪刀剪裁出精致的花样。炉火温暖,散发出香气。酒杯在水波中旋转,我陷入困扰之中。绣被蒙上五更钟春天的美梦。罗帏遮挡不住朝阳的曙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东风、香梅、燕子、剪刀、炉火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温暖舒适的氛围。诗中还流露出一丝忧愁和困扰,可能是因为喝酒而陷入的烦恼。整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春天题材的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欧阳修细腻的艺术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感。例如,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红蜡枝头双燕小等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芬芳和生机之中。同时,金刀剪彩呈纤巧、绣被五更春睡好等诗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韵律美。

整首诗词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温暖,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同时,诗中的一丝忧愁和困扰也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凄美和思考的余韵。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是宋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寄远其八》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 《长城下》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 《刘吏部挽词》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 《朝中措》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 《辞众偈》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 《呈胡舍人二首》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