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作者介绍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张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以槛菊、兰花、燕子、明月等意象来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诗人独自登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的描绘。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通过描绘菊花因思念而愁苦,兰花因离别而泣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描述了罗幕轻寒、燕子往来,营造出秋日的寂寥和凄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透过窗户,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三句“昨夜西风雕碧树”,通过风雕碧树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寒冷和变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诗人孤独地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离愁。

最后两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诗人表达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但面对山河壮阔的景色,却不知思念之人所在,增加了诗词的凄凉和无奈之感。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思念之情,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无尽的辽阔,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 《病中遣怀》

    菘芥煮羹甘胜蜜,稻粱炊饭滑如珠。上方香积宁过此?惭愧天公养病夫。

  • 《嘲啼鸟》

    破绔年来未改为,园中啼鸟汝何如。从教解使君侯悟,尔死何由得盖帷。

  • 《宿河上》

    天势近河低,村孤夜气凄。风腥水神过,月黑山鬼啼。梦断楚丘北,情驰梁苑西。夹池修竹畔,枚马几羁栖。

  • 《茶盆山先师灵塔》

    一出烟霞失所依,重来生死路相违。猊床尚设笼蛛网,风度柴门叶乱飞。

  • 《送仝座主归上党》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深若狂。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 《龙驹谣圆徐景醇生子》

    白虹流光横太虚,蚌胎进出明月珠。紫瞳照席秋制电,渥洼突出苍龙驹。前年得子瘦如竹,失马未必不为福。今年得子燕颔丰,会看万里飞食肉。徐君发白颜且酡,晚而得子未足多。明年为君招取杜陵老,来作徐卿二子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