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为爱梅花如粉面。
天与功夫,不似人间见。
几度拈来亲比看。
功夫却是花枝浅。
觅得归来临几砚。
尽日相看,默默情无限。
更不嗅时须百遍。
分明销得人肠断。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是一首宋代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因为爱,梅花如同粉妆的面容。
在天上耗费的功夫,不及在人间所见的。
几次亲近才能比较。
然而耗费的功夫却是如此轻浮。
寻找回来,几次落在墨砚上。
整日相互凝视,默默地表达着无尽的情意。
不必嗅闻一次,就能分辨出那真正销魂的香味。
明明是销魂的香味,却让人心肠断绝。

诗意: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之美的赞美,并借此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比喻,将梅花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认为梅花的美丽超越了天上的神仙境界,但是在追求梅花的过程中,却发现它的美丽是如此脆弱和浅薄。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矛盾和无奈,认为真正的爱情需要用心去感知,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表象。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将其与爱情相联系,通过对比和借喻,表达了对爱情追求的矛盾和领悟。梅花如同粉妆的面容,美丽绝伦,但作者认为这种美丽只是表面的功夫,虚浮而不真实。通过几次亲近才能辨别出真正的美丽,而不是仅凭外观的浅薄判断。作者还通过墨砚的比喻,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整日相互凝视,默默地表达着无尽的情意,但真正的爱情并不需要频繁的接触,一次的感知就能分辨出真正的香味。最后,作者以"销得人肠断"来形容这种感知爱情的痛苦和无奈,认为真正的爱情是如此珍贵而脆弱,让人心肠断绝。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爱情的美丽和脆弱。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比喻手法,将梅花的美丽与爱情相联系,表达了对爱情真实性和深度的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鹤林寺竹院》

    鹤林古竹院,马素旧松关。草合门前路,云埋寺后山。花神千载去,僧话片时闲。满壁瑰奇句,惭窥豹一斑。

  •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望族尚书旧,宜蔼缙绅。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箕箒惟安礼,诗书不待邻。鸱堂万钟养,风木倍悲辛。

  • 《和何宁谷韵》

    一曲樽前浩浩歌,流年容易隙驹过。眼前白发故人少,郭外表枫古冢多。流水不弹嗟老矣,雍门欲听奈愁何。回头城阙应非昔,还记千年老鹤么。

  • 《三堂道中寄公卷》

    久坐懒成癖,谁令老作魔。逢人说江海,著处是关河。陇底烽燧暗,海门鸿雁多。西楼云水白,犹奈酒樽麽。

  • 《尾犯 此词原有脱误》

    举世总痴愚,贪恋财色,无不迷错。一个丹诚,趁轻肥为作。三耀照、宁曾畏慎,四时长,追欢取东。越频频做,恰似飞蛾,见火常投托。光中方省悟,体烂怎追却。悔恨迟迟,已遭逢烧烙。能远害、焉今祸患,会全身、那经灼烁。请於身看,只被得利名荣华缚。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