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山光残照里。
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
衣带渐宽都不悔。
况伊销得人憔悴。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到极远处,离愁沉浸,
草色山光在残照中,
无人能领悟凭栏的心情。
我也曾想过放纵自己,尽情醉倒,
对着酒杯高声歌唱,却无味可言。
衣带逐渐宽松,我也毫不后悔,
更何况她销得我人憔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独自站在危楼上,感受着微风袭来的细细凉意,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离愁和忧伤之情。他看着远处的草地和山光在夕阳的余晖下渐渐消失,感觉无人能理解他站在栏杆前的心情。诗人曾经想过放纵自己,醉心于狂欢,但是酒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他的衣带逐渐宽松,代表着他逐渐放下了束缚和拘谨,不再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爱人使他变得憔悴不堪,这也是他不愿忘怀的。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蝶恋花"典故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才华,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我作长沙客,诸公多与游。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

  •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酒染凝腊密染香,一枝聊发次公狂。小楼准拟来仟驭,明日红云绕树芳。

  • 《三代门·子牙妻》

    陵柏无心竹变秋,不能同戚拟同休。岁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 《桂林鹿鸣宴乐语口号》

    玉帐宏开会众英,崭崭头角露峥嵘。人才数半凌烟赞,姓氏推先月旦评。桂子风前鹏翮健,梅花雪外马蹄轻。两魁衣钵须争继,联辔归来昼锦荣。

  • 《盼盼》

    百尺楼高燕子飞,楼上美人颦翠眉。将军一去音容远,只有年年旧燕归。春风昨夜来深院,春色依然人不见。只余明月照孤眠,回望旧恩空恋恋。

  • 《答天宁寺僧宗芑用前韵来见》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