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译文: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我刚来到小苑中,稍微和琐闱相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远远地怕花粉飘落,轻轻地忧虑艳雪融化。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只知道防止清晨露水,却不觉得对付逆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回头看见双燕翻飞着,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修长的眉画着绣帘开启,碧玉妆扮的人行进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我想问问翠钗上的凤凰,不知道谁回应。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寿阳公主嫁妆时,宫眉为黄捧着额头。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看见我假装害羞频照影子,不知我属于谁的冶游郎。
诗意: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游园的心情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作者初来到小苑中,与琐闱(宫闱的小门)有所接触,但担心香粉飞散,忧虑艳雪融化,只知道防备露水而不留意逆风。此后,诗中转移到描绘了绮栊上双燕翻飞的情景,以及美丽的女子(寿阳公主)的仪态和容貌。最后,作者自问翠钗上凤的归属,表达了对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花园、燕子、美丽女子等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优雅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束生活的渴望,并通过对美丽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句间运用了对比和押韵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家老博望,手斲扶桑根。骑之泛溟渤,飘然泝昆仑。直到析木津,细问黄河源。玉绳澹碧落,机杼闲天孙。北斗可用挹,槎腹洼为樽。独携天一水,从乾纳诸坤。梧桐九秋影,苔藓千年痕。媪神发深閟,泉冽槎犹存。尔泉以亨字,是亨本於元。世人重通塞,祗就利处论。习坎维心亨,中有
水落鱼龙已退藏,小楼萧爽裌衣凉。山云雨过无穷态,岩桂风来不断香。已分文章成白豕,拟将富贵等黄粱。嵇康潦倒浑无取,岂复眉开一点黄。
道院群仙集,高轩二妙来。文章清气足,谈笑老怀开。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朝饮文君酒,莫宿邯郸妓。近得浮梁书,春前办行计。
岭南气候不常。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殆古今绝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