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索声干夜未央。
曲阑花影步凄凉。
莫道岭南冬更暖。
君看。
梅花如雪月如霜。
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
老子婆婆成独冷。
谁省。
自挑寒灺自添香。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铃索声干夜未央。
铃铛的声音在夜晚中逐渐消失。
曲阑花影步凄凉。
曲廊上的花影在寂寞中行走。
莫道岭南冬更暖。
不要说岭南的冬天更温暖。
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
你看,梅花如同白雪,月亮如同冰霜。
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
听说墙西的歌声和吹管乐声很美,玉人扶坐着劝饮酒。
老子婆婆成独冷。
我这个老人成了孤独的冷落。
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谁会理会我呢?我自己点燃寒冷的灯炉,自己加添香气。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铃铛声逐渐消失与花影寂寞行走进行对比,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作者以岭南冬天并不温暖为反衬,更加突出了自己的孤寂。接着,通过描绘梅花如雪、月亮如霜,表达了冷冽的寒冬气息。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墙西的音乐和饮酒场景,与前半部分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冷落和孤独,但又展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己照料自己。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独,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坚强不屈的一面。
江南多佳山,骈首闯城郭。缅怀在坦夷,要使一见廓。邦侯王事馀,幽致到丘壑。散策占城阴,含睇及民瘼。爱此郊原平,膴膴富耕穫。飞观鯈下临,丹碧荡霄堮。野色四座浮,胸次潜领略。千畦云弄黄,岁事初不恶。斗酒行劳农,欢谣入酺醵。胜地恶发挥,波神覆为虐。萧辰谁与娱,一笑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真香庭院悄。前事杳。还嗟此景何时了。莫道难逢开口笑。夜游须趁人年少。光泛雕栏寒料峭。迂步绕。不劳秉烛壶天晓。
阿翁莹彻八窗冰,独爱春郊画有声。正鮆肥桃涨暖,欲河魨上荻芽生。惊雷破柱眠逾稳,明月中庭酌屡更。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裹槊齐横。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吹箫人去行云杳。香篝翠被都闲了。叠损缕金衣。是他浑不知。冷烟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犹自软心肠。为他烧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