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他。
对花何吝醉颜酡。
春到几人能烂赏。
何况。
无情风雨等闲多。
艳树香丛都几许。
朝暮。
惜红愁粉奈情何。
好是金船浮玉浪。
相向。
十分深送一声歌。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在花前,我举起酒杯,想问她一些问题。对花朵的美丽,为什么害怕醉酒。春天来了,有几个人能够完全欣赏花的美。何况,无情的风雨总是多。那些美丽的树和香气浓郁的花丛都是多么的美好。早晨和傍晚,我感到惋惜,红色的花朵和忧愁的粉末都无法满足我的情感。最好的是金船浮在玉色的波浪上。我们面对面地站着,深情地唱一首歌。

诗意:
《定风波》通过描写花朵、风雨和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逆境的坚韧面对。

赏析:
这首诗词以花朵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花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享受。诗中的花朵象征美好和生命的短暂,作者表达了对花的赞美之情,并提出了对美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的风雨象征着逆境和挫折,表达了人生中遭遇风雨的艰难和无可奈何。作者通过对风雨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坚韧面对的品质。风雨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变幻无常,生活中的起伏和挑战。

整首诗词以对美的追求和对逆境的坚韧为主题,通过对花朵、风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和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的音乐意象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共鸣的感觉。

总体而言,《定风波》是一首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达了作者对美和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以及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追求。

  • 《谒夔门桂帅》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 《残句有客打碑来荐福》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 《野园移植小松》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人为松下土,松化

  • 《和韩毅伯咏雁》

    孤飞欲作上林游,塞北来时天始秋。世路岂无矰缴虑,水乡聊作稻粱谋。摩云不惮关山远,刷羽定非鸡鹜俦。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将春色离南州。

  • 《次前韵答景仁》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逢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为,扰扰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 《寄别秦观少游》

    沔阳湖上小留连,疑是前时李谪仙。流向夜郎才半道,径还江夏乐当年。个侬生以才为累,阿堵官于老有缘。待得公归吾亦罢,春风先办两渔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