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清苦旧传闻,检放禾苗近四分。
毕竟不缘胥吏手,旱头科敛枉纷纭。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
长官清苦旧传闻,
检放禾苗近四分。
毕竟不缘胥吏手,
旱头科敛枉纷纭。
中文译文:
听闻长官清廉朴素的传闻,
检查和放养的禾苗增加了四分之一。
终究是因为胥吏的手不够干净,
干旱之头科敛了许多冤枉之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清廉而勤政的长官,他勤勉地检查和放养禾苗,使之收获增加了四分之一。然而,作者也指出,这样的收成并非完全归功于胥吏们的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腐败和贪婪导致了不公正的征收和敛财。胥吏们本应是履行职责的公务员,但他们却滥用权力,使得灾民们的负担更重,生活更加艰难。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贪污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慨,以及对清廉官员的赞颂。它呼吁政府官员要廉洁奉公,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处理事务,为民众谋福祉。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普通人民在官僚体系下的困境。通过揭露腐败现象,作者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促进社会的公正与进步。
总之,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它通过艺术手法将现实问题与诗歌相结合,既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又传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廉洁的期望。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露荷香泛小池台。水云堆。好风催。宝扇胡床,无事且徘徊。帘外海榴裙一色,判共釂、两三杯。此怀能得几番开。玉山颓。不须推。回首慈恩,前梦老堪咳。好是上林多少树,应早晚、待公来。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幽姿矜冷淡,别占一家春。摩诘闻禅女,登伽善幻人。解愁空索笑,能赋更疑神。乞与水仙品,谁持上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