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抄口数报隅官,岁后朝糟定不难。
且愿眼前缰健在,趁坊讨海过冬寒。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抄口数报隅官,
岁后朝糟定不难。
且愿眼前缰健在,
趁坊讨海过冬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抄写口令数目报告给守卫官员的场景。描绘了岁末即将到来时,朝廷的事务繁忙的情景。诗人表达了他对眼前的局势的期望,希望守卫官员能够保持警惕并采取行动,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及时处理好与海上运输有关的事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朝廷的忙碌和诗人的期望。诗中的“已抄口数报隅官”,直接呈现了人们在忙碌的状态下进行口令统计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朝廷的繁忙与紧张。而“岁后朝糟定不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能够应对繁忙事务的信心,他相信在岁末之后,朝廷将能够妥善处理各项事务。接着,诗人表达了他的期望:“且愿眼前缰健在,趁坊讨海过冬寒”,他希望守卫官员能够保持警惕,确保海上运输安全,以免在严寒的冬天受到不必要的困扰。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用词质朴,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朝廷事务和海上运输的关切和期望。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宋代社会的紧张氛围和诗人对于社会稳定的渴望。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灵承上帝,厉意专精。设洗于阼,疊水以清。兴以致洁,感通神明。无远弗居,其乡兹诚。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猗欤南箕,歆嘉升烟。牲饩粢盛,俎簋铏笾。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此老手中棒,轻轻也有瘢。佛来与三十,某甲莫须餐。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事时。天道亏盈如橐籥,圣人言语似著龟。光阴去后绳难系,筋力衰时药不医。莫把闲愁伴残照,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