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
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东城晚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中文译文:
一条邛杖悬龟榼,
双角吴童控马衔。
晚入东城谁识我,
短靴低帽白蕉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晚归东城的情景。诗中出现了邛杖、龟榼、吴童、马、短靴、低帽、白蕉衫等元素,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表达了诗人晚年时的身份和状态。
邛杖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杖,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风度。龟榼是一种头饰,也是古代文人常佩带的物品。吴童驭马,象征着诗人的随从和护卫。
诗中的东城是指长安城的东城门。晚入东城,诗人已经步入晚年,回到了都城,然而却没有人能够认出他。这里的“谁识我”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孤寂和被遗忘的情感。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的穿着,短靴、低帽、白蕉衫都是与诗人的身份和年龄相符的服装。通过描写这些服饰,展现了诗人渐渐消逝的光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归来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主题,以及诗人晚年的孤独和被遗忘的感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的无奈和无常。
学有青衿聚,亭当绿野开。山川二湖曲,宾友四方来。乡行求如禹,师门欲望回。无轻十室小,长养即高才。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
宜阳刺史才,祖择之维杰。大旱雨一方,尽使焦枯活。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绝。长江北岸林,唐有卢子发。曾居此林下,高把簪组脱。岁远成荒墟,佳名讵泯没。有石数尺长,犹是旧时物。况辱泥涂久,实在坚重节。择之渡水见,力为心惨切。万夫一呼聚,挠动雷声揭。地险若驱来,岩谷
重门虽鏁春风入,先坼桃花後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前村不多地,坐觉阻且长。梅花应已开,鼻观来清香。天公爱衰朽,古木敲鸣珰。僵仆巧耐寒,冰柱生承浆。
莫言名位未相俦,风月何曾阻献酬。前辈不须轻后辈,靖安今日在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