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冬怀三首》

悲笳奏已罢,落月在西壁。
卧闻中林鸟,先晓鸣啧啧。
尔求亦易供,固合事安息。
夜归陵旦起,何尔更劳役。
乾坤扰万物,不使轻有获。
无求良独难,何以休吾力。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冬怀三首》

悲笳奏已罢,
落月在西壁。
卧闻中林鸟,
先晓鸣啧啧。

尔求亦易供,
固合事安息。
夜归陵旦起,
何尔更劳役。

乾坤扰万物,
不使轻有获。
无求良独难,
何以休吾力。

中文译文:
悲伤的笳声已经停止,
落月挂在西墙。
躺下时听到中林的鸟儿,
它们先于黎明开始啁啾鸣叫。

你的追求也容易满足,
固守本分事情就能安宁。
夜归陵墓,黎明起床,
你为何还要辛劳劳作。

天地扰乱万物,
不让轻易获得收获。
没有追求良善是困难的,
如何能休息我的力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耒创作的《冬怀三首》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悲伤的笳声已经停止,落月挂在西墙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和冷寂的感觉。接着,诗人躺下时听到中林的鸟儿,它们在黎明前开始啁啾鸣叫,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寂静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和满足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的追求并不困难,只要守住本分,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获得安宁。然而,诗人也提到了夜归陵墓,黎明起床,暗示自己的辛劳和劳作,可能是指诗人在生活中的辛勤努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对于追求的思考。诗人认为天地扰乱万物,不让人轻易获得收获,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诗人认为没有追求良善是困难的,只有追求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得到休息和满足。

整首诗词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和满足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追求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过石门滩》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 《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