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愁绪细如毛,眼底诗情付浊醪。
张许忠魂空日月,邹枚乐事委蓬蒿。
积成乡思心频折,送尽年华首重搔。
杜子南宾犹此日,主人恩意觉徒劳。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冬尽日睢阳感事》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冬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天边的忧愁如同细毛一样纠结在心头,眼中所见充满了诗意,就像浊醪一般。张许忠诚的魂魄已经消逝在岁月的漫漶中,邹枚欢乐的事情已经委身于荒野之中。积压的乡愁不断地折磨着内心,岁月的流逝让我感到无力回天。杜子南的宾客仍旧是这个日子,主人的恩情似乎变得徒劳无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尽之日的睢阳(古代地名)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天边的愁绪、眼底的诗情、张许忠魂和邹枚乐事等意象,抒发了自己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思考和感叹。
首先,诗中的天边愁绪细如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焦虑和无奈。
其次,诗中的眼底诗情付浊醪,将诗人内心的诗意与浊醪相比,显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诗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宣泄,使他能够超越现实的困境,寻找内心的慰藉。
接着,诗中提到了张许忠魂和邹枚乐事,暗示了英雄忠魂和欢乐事物的消逝和遗忘。这种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逝去事物的哀叹。
诗中还出现了积成乡思、送尽年华等意象,强调了时光的流转对于人们情感的磨砺和损耗。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对于乡愁的折磨和岁月的不可逆转感到无力和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杜子南宾犹此日和主人恩意觉徒劳,表达了诗人对于宾主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让人们之间的恩情变得徒劳无功,人际关系的变化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力。
整首诗以冬尽之日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意象,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忧愁、诗意和对于逝去事物的思念与哀叹,使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无常性,以及对于逝去事物的思考和悲叹。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向读者传递了情感的共鸣和对于人生的思索。这首诗词展现了强至独特的诗人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金华之永康有山曰云岩,拔起天半。有巨舟藏壑中,舟尾翘出如虿。一钉堕崖下,野僧得之,以遗张君孟兼,孟兼制为佩刀,銛利特甚。尊生为作歌。神人藏舟半天里,绝壑谽谺露舟尾。铮然有物堕中宵,八觚棱嶒长尺只。野僧拾之归张公,化为夭矫苍精龙。不知何世何年掞奇气,剸犀断虎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织女望牵牛,银汉一水遥。天缘许会合,秋清正良宵。张骞取星槎,吴质伐桂桡。安用人间鹊,腥羽编成桥。
昨夜同云犹未合,晓来一色变山河。料应天上梅花早,吹落人间柳絮多。酒兴处怜今老矣,诗肠无奈此情何。银杯逐马天阶路,何似寒江伴钓蓑。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