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坡引》

玉纤弹旧怨。
还敲绣屏面。
清歌目送西风雁。
雁行吹字断。
雁行吹字断。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
但桂影、空阶满。
翠帏自掩无人见。
罗衣宽一半。
罗衣宽一半。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东坡引》是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纤弹旧怨。
还敲绣屏面。
清歌目送西风雁。
雁行吹字断。
雁行吹字断。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
但桂影、空阶满。
翠帏自掩无人见。
罗衣宽一半。
罗衣宽一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孤寂而忧伤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离愁。

赏析:
诗词以婉约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离愁。开头两句“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通过音乐和绣屏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心中的痛苦。接着,“清歌目送西风雁,雁行吹字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以雁行吹字断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心中断绝的情感和寂寞之感。下面两句“夜深拜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祈求安慰的心情,但他的希望却被空阶上的桂影填满,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翠帏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通过翠帏自掩和罗衣宽一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人关注的悲凉之感。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辛弃疾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追忆。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情和对情感的敏锐洞察力,是宋代婉约派诗词的代表之作。

  • 《与瞻甫同访际书记》

    销閒寻静处,古寺与居同。坐语僧窗日,行吟塔树风。香随檐蔔化,句到葛藤空。未必西来者,能知一苇功。

  • 《赠二葛友》

    飞飞下荒村,渺渺集芜城。振衣出虹蜺,覆篑超丘陵。鲁卫百世腴,夷齐万年清。翻然舍我去,东风初涣冰。

  • 《重到渭上旧居》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朱颜销不歇,白发

  • 《自愧》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 《小疾偶书》

    书生本愿致时康,自怪秋来疾在床。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但知元气为根本,正使长生亦秕糠。竖子何劳一除扫,区区犹欲恃膏肓。

  • 《美玉》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饰樽光宴赏,入珮奉威仪。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