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塞向久室处,帟幕亦复周。
温炉炽薪炭,永夜炎光流。
五更屋霜重,重衾如无裘。
兴怀无衣子,卒岁聊优游。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塞向久室处,
帟幕亦复周。
温炉炽薪炭,
永夜炎光流。

五更屋霜重,
重衾如无裘。
兴怀无衣子,
卒岁聊优游。

中文译文:
冬天来临,我躲在久远的房间里,
帷幕也被拉上,周围一片寂静。
温暖的火炉燃烧着炽热的柴火,
在漫长的夜晚中,明亮的火光闪耀。

五更时分,屋外的霜雪更加厚重,
被子厚重得像没有皮毛一样。
我心情愉快,不需要衣物的束缚,
在这一年的尽头,我尽情地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躲在久远的房间里,帷幕拉上,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隐居的氛围。火炉燃烧着炽热的柴火,给人一种温暖和安慰的感觉。诗人在漫长的冬夜中,感受到了火光的明亮和温暖,这种对火光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五更时分,屋外的霜雪更加厚重,重衾如无裘,表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寒冷的感受。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扰,他的心情依然愉快。他说自己心怀无衣子,意味着他不受物质的束缚,不需要依赖外在的衣物来保暖。这种心态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他在岁末的时候,依然能够享受自由自在的游玩。

整首诗词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展示了他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和对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温暖和启发。

  • 《乍归九首》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 《初夏夜赋》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 《春寒》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 《临江仙》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 《秋日归旧山》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 《永宁庵》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