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柝山城闭,疏灯野店扃。
疾风鸣夜谷,晴水动浮星。
霜翼归何晚,邻机织未停。
短歌时自和,愁绝更谁听。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冬日杂兴六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击柝山城闭,
疏灯野店扃。
疾风鸣夜谷,
晴水动浮星。
霜翼归何晚,
邻机织未停。
短歌时自和,
愁绝更谁听。
中文译文:
敲击柝子,山城关闭,
稀疏的灯光,野店门扃。
疾风在夜谷中呼啸,
晴朗的水面上泛起星光。
霜翅归巢何时晚,
邻居的织机未曾停。
短歌时而自和唱,
愁绝更无人倾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山城的大门关闭的情景,暗示了冬日的寒冷和人们的封闭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野店门扃,表现了冬日里人们的孤寂和寥落。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疾风在夜谷中呼啸的景象,以及晴朗的水面上泛起的星光,展示了冬日的寒冷和清澈的景色。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冬日的思考和感慨。他提到霜翅归巢何时晚,邻居的织机未曾停,暗示了冬日的长夜和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最后两句“短歌时而自和唱,愁绝更无人倾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的歌声和忧愁无人倾听。
整首诗以冬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映,传达了对孤独、寒冷和无奈的感受。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冬日的特殊氛围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四体非槁木,焉得常无为。下士蔑轨则,德人慎容仪。屈伸一时间,良复关安危。举手一不当,尚难令童儿。横目愚而神,岂可易指撝。造次肆亵慢,合沓来轻欺。臂且有所使,衔袖未出时。恂恂君子心,于此先有思。脱若役吾仆,未容盛气施。刚桀世讵乏,受侮宁无辞。画一发狗纵,厥规
雪梅清瘦,月桂圆冷,天街新霁。想帝辇、三朝薄暮,催促烛龙开扇雉。正拜舞、捧玉卮为寿,花满香铺凤髓。罄禹穴、胥涛万顷,春入南山声里。鼎轴元老诗书帅。体宸衷、双奉亲意。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鼓淑气、遍湖山千里。惊破慳红涩翠。笑那个痴儿无赖。打得
眠云跂石十余年,回首抛官一瞬间。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使君才具合经纶。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举杯相属莫辞频。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梦回跳出铁门限,世上一重人鬼关。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