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
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
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
数家舂碓磑,几处浴猿猴。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楼。
派通天宇阔,溜入楚江浮。
为润知何极,无边始自由。
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东西二林寺流水》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写东西二林寺的流水,展现了水的形态、声音以及流动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东西二林寺的流水为主题,通过对水的描述来展示水的神奇魅力。
诗的开头写道:“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这几句表达了水流的特点,以及水流的沉静、不断流动的状态。接着,诗人说“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表示该水的味道浑厚而丰富,声音在秋天特别响亮。
随着诗的发展,水流越来越汹涌,并形成了大瀑布。“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的景象。同时,水流从高处跌落,形成了深沟。
诗人还描述了东西二林寺的周边环境。“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这句话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山水景色,给人一种神仙般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些人物和活动,包括“数家舂碓磑,几处浴猿猴。”这些景象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幅和谐而有趣的画面。
最后两句“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表达了水流自由流动的意象,并希望能够自由回归到江海之中,为船只带来济河的功效。
总之,这首诗唯美地描述了东西二林寺的流水景象,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现了水的流动、声音和形态,同时也描绘了寺庙周边的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动,给人一种和谐自由的感觉。
尘境得闲适,尘事从如麻。且发蟹眼汤,一试鹰爪芽。萧萧衲帔冷,泠泠心境嘉。坐久若为侣,清月上梅花。
香雨飘红换新绿,雏鸾怨咽参差玉。画阑坠露泣残妆,远翠愁山蛾黛蹙。劳劳乳燕说乌衣,海天凝云烟草迷。东流苦长西日短,惆怅花前?畐卮。绣幕深沉雨声小,梦入神山良夜悄。镜里韶华又一年,曲渚鸡鸣锦屏晓。
韩公缀文辞,笔力乃天授。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谓为学可及,不觉惊缩手。如天有日月,厥耀无与偶。当之万象莹,所照百怪走。此其自然光,万物安得有。其人虽已殁,其气著星斗。穷天破大惑,更觉功业久。其余施诸小,未负风义厚。当身止自善,所遇时则不。致官九列齐,此理
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
足疾惟妨拜,登临故自如。深知造物意,遣遂此心初。东坞闲看竹,西溪独钓鱼。暮归犹未倦,把卷遶前除。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