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屐碁边情易矫,捋须筝畔泪难禁。
何如拍手招元放,玉室金堂深更深。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东西山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折屐碁边情的感慨,并表达了对于深夜的寂静和宁静环境的向往。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折屐碁边情易矫,
捋须筝畔泪难禁。
何如拍手招元放,
玉室金堂深更深。
这首诗的意境和赏析如下:
诗的第一句“折屐碁边情易矫”,表达了作者在碁边(指下棋的地方)折屐(折叠鞋子)时,心情的易变和机警。这里的碁边情指的是下棋时的情感,作者可能在棋局中经历了起伏和犹豫,折屐则体现了他的思考和决断。
接着,诗的第二句“捋须筝畔泪难禁”,描绘了作者在筝旁捋须(用手整理胡须)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和泪水。这里的筝旁指的是弹筝的地方,作者可能在音乐的陪伴下,思绪涌动,情感激荡,难以自制。
第三句“何如拍手招元放”,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够拍手呼唤元放(元放是指古代的仙人或者神仙),以寻求某种宁静和解脱。这里的拍手招元放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纷扰,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一句“玉室金堂深更深”,描述了一个深夜的场景,玉室和金堂都是高贵宏伟的建筑,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氛围。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对深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一种深邃、宁静的心灵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变化。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情境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于宁静和超脱的追求。这首诗把人们从喧嚣的世俗中解放出来,引领人们进入内心深处的宁静境地,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清静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