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授钺俾来旬,却敌无谋效不神。
士用命焉何有力,臣今老矣不如人。
谁能河北平三晋,犹虑关中启一秦。
留取功名待来者,归欤抗疏告严宸。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东西正阳献捷和傅山父凯歌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授予将领之职,已有十天有余,
但我却无计可施,无法有效地对抗敌人。
士兵们奋发而用命,我却感到力量渐弱,
如今我已年老,不如他人了。
谁能够平定河北和三晋之地,
却又担心中原地区的敌袭。
我将保留功名,等待那些将来的人,
回归吧,呈上我的奏章,告知严宸大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曾伯对自己身份和能力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战争形势的忧虑与期待。作者自谦自己在战争中无计可施,感觉自己的力量日渐衰弱,而年老无能。他希望有人能够平定河北和三晋地区的动荡,但又担心中原地区的敌袭。他决定保留功名,等待那些将来能够胜任的人来完成使命。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蕴含着作者的忧思和自省。通过自谦之辞和对自身能力的质疑,揭示了作者对战争形势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的期待。作者以身为将领的身份,表达了自己无法应对敌人的困境,暗示战争局势的严峻。同时,他也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殷切希望,希望有能力的人能够继续完成使命,平定局势,为国家带来和平。
整首诗词情感沉郁,凸显了作者对个人能力的怀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思考和警示的态度。这种思考和警示在历史变迁中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使人们反思自身的能力与责任,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贡献。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乱鸦飞鹭势纵横,对面机心岂易萌。一著错时都是错,宁无冷眼看输赢。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澹荡春光物象饶,一枝琼艳不胜娇。若能许解相思佩,何羡星天渡鹊桥。
甲子周天事好还,关河响动剑光寒。秦川草木多如荠,时倚楼阑直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