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洞仙歌(次王漕邀赏海棠韵)》

东皇著意,妙出妆春手。
点缀名花胜於绣。
向鱼凫国里,琴鹤堂前,仍共赏,蜀锦堆红炫昼。
妖娆真绝艳,尽是天然,莫恨无香欠檀口。
幸今年风雨,不苦摧残,还肯为、游人再三留否。
算魏紫姚黄号花王,若定价收名,未应居右。

作者介绍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弔高宗丧,镗爲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作品评述

《洞仙歌(次王漕邀赏海棠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京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皇著意,妙出妆春手。
点缀名花胜於绣。
向鱼凫国里,琴鹤堂前,仍共赏,
蜀锦堆红炫昼。
妖娆真绝艳,尽是天然,
莫恨无香欠檀口。
幸今年风雨,不苦摧残,
还肯为、游人再三留否。
算魏紫姚黄号花王,
若定价收名,未应居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赏花的场景,主题是赞美海棠花的美丽和卓越。诗中描绘了东皇(指东方的皇帝,象征着天地之神)的用心,称赞他将海棠花打造得如此绝妙,超过了人工绣花的精致。花朵点缀在名花之中,比起绣花更加出彩。在鱼凫国的地方,琴鹤堂前,人们仍然一同赏花,海棠花如蜀锦一样在阳光下绚烂夺目。

诗中形容海棠花妖娆而真实,美得无与伦比,完全是天然的美丽。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海棠花没有香气而嫌弃它,也不要因为它没有檀香的味道而抱怨。他庆幸今年的风雨没有摧毁这些花朵,它们仍然愿意为游人留下美丽的景象,让人们多次驻足欣赏。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魏紫、姚黄来形容海棠花的品种。这些颜色代表了高贵和美丽。他说,如果要给花朵定价收费,并且按照名声评定价格,那么海棠花应该居于最高的地位,而不仅仅是排在右边。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赞美之情。他将海棠花的美丽与天然的神奇相结合,以及花朵的坚强和不屈的品质。整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海棠花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的敬佩。

  •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 《长思仙》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 《十月》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 《自古吟》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