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纳凉)》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
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
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
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
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作品评述

《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纳凉)》是宋代葛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
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

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
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
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译文:
璚楼十二,无尽的仙侣们。
紫色丝绸、红色旗帜、彩色凤凰驾驭。
步履虚幻,声音遥远而消散,蓝天高远,云淡风轻,点破了瑶台上的白露。

隐约飘来水阁的幽香,冰凉的席子、薄纱的厨房,一夜安眠,清风自然无暑。
再往上走,水精帘下,斗牛星悬挂在门楣上,银河浅浅,天孙将要渡河。
最终,不如归去苕川,在那里看着茫茫菰蒲,听着淅淅沥沥的秋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出现了许多仙境的意象,如璚楼、神仙侣、紫绂丹麾、彩鸾驭等,构建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

诗人通过描写虚幻的景象,如步虚声杳霭、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等,营造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仙境中的水阁、冰簟纱厨、水精帘等描述,给人以清凉、幽静的感觉。诗中还出现了苕川、菰蒲、秋雨等自然景物,与仙境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调和唯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通过仙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内在情感。最后,诗人借苕川、菰蒲、秋雨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归隐田园、回归自然的向往和追寻。

这首诗词既有超脱尘俗的仙境描绘,又有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灵追求,具有浓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南乡子(夏夜)》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 《谢江潭诸公》

    相逢一解颐,款曲吐肺腑。主人爱敬客,童孺亦呼舞。击鲜倒家酿,花枝照樽俎。善谑时绝倒,惜饮亦径醉。十年一会面,此身几寒暑。不见即相念,临分无可语。翰墨要陶练,饮食谨调护。行役今何时,天寒岁将莫。故乡松梓荒,他乡寓儿女。岂不念之深,只觉丹心苦。天机马出塞,人事

  • 《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籍田用程学》

    貔貅万灶绕城坳,礼重亲耕指近郊。丰稔早占种稑种,泰和端叶地天爻。弄田何足论钩盾,劳燕真看出大庖。诏许三农瞻日表,不须前蒲纛拥梢。

  • 《逢徐少卿》

    八年方把袂,万里只含情。已自忘颜面,犹能记姓名。深杯照落日,寒叶动秋声。独愧飞蓬影,飘飘过此生。

  • 《题王诜都尉设色山卷后》

    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欲借岩阿著茅屋,还当溪口泊渔舟。经心蜀道云生足,上马胡天雪满裘。万里还朝径归去,江湖浩荡一轻鸥。

  •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夜归肺增涨,晨起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