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秋暮,梦高唐人困,独立西风万千恨。
又檐花、落处滴碎空阶,芙蓉院、无限秋容老尽。
枯荷摧欲折,多少离声,锁断天涯诉幽闷。
似蓬山去后,方士来时,挥粉泪、点点梨花香润。
断送得、人间夜霖铃。
更叶落梧桐、孤灯成晕。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洞仙歌(雨)》是陈亮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琐窗秋暮,
梦高唐人困,
独立西风万千恨。
又檐花、落处滴碎空阶,
芙蓉院、无限秋容老尽。
枯荷摧欲折,
多少离声,
锁断天涯诉幽闷。
似蓬山去后,
方士来时,
挥粉泪、点点梨花香润。
断送得、人间夜霖铃。
更叶落梧桐、孤灯成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作者以琐窗秋暮为背景,表达了对高唐时代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悲叹。在秋风中独自站立,心中充满了万千的思念之情。雨水滴落在空阶上,芙蓉院中秋容逐渐衰老。枯萎的荷花即将折断,离别的声音多么悲哀,而心中的苦闷无法向天涯诉说。像是蓬山的仙人离去后,又有方士来临,挥洒着泪水,点缀着梨花的香气。夜雨的铃声打破了宁静,落叶飘落在梧桐树上,孤灯的光芒逐渐模糊。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绪和情绪。琐窗秋暮、独立西风等描写方式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凄凉。作者通过对花落、荷枯、雨声等细腻描写,展示了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事凋零的主题。诗中的离别和孤独情绪通过比喻和意象得以表达,表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烦恼。尤其是最后一句"更叶落梧桐、孤灯成晕",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用词细腻而富有意象,展示了陈亮在宋代诗词中的才华。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写,诗中透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对人生的无常和追求有所思考。
雪山有缘,白首重来,信不偶然。怅怆凄未洗,平戎何策,英灵不绝,赖蜀多贤。耆旧二三,甲兵百万,力障狂澜回巨川。秋声静,共巍楼把酒,自足筹边。何人为我笺天。焉用此客星留井躔。正柴桑栗里,稻肥蟹健,松江笠泽,莼美鲈鲜。百计求闲,一归未得,便得归闲能几年。持公赋,
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
相逢多别酒,归路欲何之。江水曹娥庙,湖山贺监祠。乡愁兼雨重,旅望入秋悲。倘忆江东侣,论文复几时。
人间盛事古难并,结发相看两寿宁。彤管忽成贤母傅,紫霄独耀老人星。
晴风丽日,算东君、坼遍梅心桃萼。独有名花开殿后,一笑嫣然如昨。黄袂层肤,霞冠高拥,多态春才觉。雨巾风帽,故人来趁花约。好是罗绮添春,香风环坐,半醉金钗落。老去心情难似旧,手捻花枝为乐。麝馥萦愁,妆花凝恨,莫惜金荷酌。酒阑花睡,梦魂重到京洛。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