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
雪野寒空冻云晚。
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
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
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洞仙歌》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
雪野寒空冻云晚。
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
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
国色天香任欣羡。
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
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
想乘云、是在玉皇前,
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译文:
有谁不喜爱,那江边红梅绽放。
雪野寒空,冻结了云彩。
照耀清溪的优美,粉嫩如春花,
包裹绛红花萼,像姑射冰肌一样自我温暖。
上林中的花卉千姿百态,都借助风的飘逸,
国色天香令人羡慕不已。
与素娥和青女一同,一笑相遇,
人们无法看见,悄悄地在霜宫的月殿中。
想乘云彩,就在玉皇的面前,
佩戴闪亮的珠宝,侍奉清都的燕子。
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以描绘江边绽放的红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诗中的梅花被描绘成红艳娇嫩的样子,犹如春天的先驱,能够在寒冷的冬天中自我温暖。梅花的美丽吸引了众人的喜爱和羡慕,被形容为国色天香。
诗中还提到了素娥和青女,以及霜宫的月殿,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些描写暗示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对仙境的向往。
最后几句提到了乘云彩在玉皇面前侍奉的情景,以及佩戴明珠的形象,表达了对仙境和仙人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落叶不胜扫,月明树阴疏。亲邻二三子,樽酒相与俱。霜栗剥寒橐,晚菘煮青蔬。解官方就门,敦薄无简书。纯益气萧萧,未羁天马驹。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大薛知力学,日来反三隅。小薛受善言,如以柳贯鱼。天民尝逸驾,近稍就橛株。知命虽畸人,清谈颇有余。阿卢快犊子,规矩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听漏筹,檐声得得伴春愁。残灯似唤人开□,□□□□妾护篝。昔者鹤曾为道士,俄而蜨又化庄周。要知梦觉皆虚幻,且拨寒炉起坐休。
石坑东畔好田庐,更著青林映带渠。新喻丰城三百里,中间萧索独何如。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