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种橘,尚比封侯贵。
何况江涛转千里。
带天香,含洞乳,宜入春盘,红荔子,驰驿风流仅比。
齿疏潘令老,怯咀冰霜,十颗金苞谩分遗。
记觞前、须细认,别有馀甘,从此去,枉却栽桃种李。
想相如酒渴对文君,迥不是人间,等闲风味。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洞仙歌》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
江陵种橘,尚比封侯贵。
何况江涛转千里。
带天香,含洞乳,
宜入春盘,红荔子,
驰驿风流仅比。
齿疏潘令老,怯咀冰霜,
十颗金苞谩分遗。
记觞前,须细认,
别有馀甘,从此去,
枉却栽桃种李。
想相如酒渴对文君,
迥不是人间,等闲风味。
译文:
在江陵种植橘子,比起封侯的尊贵更为珍贵。
何况江水转动千里。
带着天然香气,含有洞府的甘露,
适合进入春天的盘中,红艳的荔枝,
即使是快马传递,也难以与之相比。
牙齿稀疏,潘令老了,
害怕啃咬冰霜,十颗金果枉然分散遗失。
在举杯前,需要仔细品味,
另有一份甜美,从此离去,
白白放弃了种桃栽李的机会。
想象相如渴饮时与文君对饮,
这种滋味与凡间完全不同,是独特的风味。
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以描绘江陵种橘的情景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橘子的珍贵和美好赞美。橘子象征着富贵和福气,在诗中被比作封侯,显示了它的尊贵地位。江涛转动千里,暗示了这种珍贵的果实在江水的滋润下生长茁壮。
诗中描述了橘子的鲜美和芬芳,通过天香和洞乳的形象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口感和香气。红艳的荔枝也被插入其中,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和诗情。
接下来,诗人以自己牙齿稀疏、年老的形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金果是指橘子,诗中描述了金果分散遗失的情景,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被辜负或浪费的遗憾。
最后两句以相如和文君的对饮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认为这种滋味与凡间的世俗品味完全不同,更具独特的韵味。
整首诗以江陵种橘为主题,通过对橘子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珍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展示了晁补之细腻的感受和优美的诗意。
秋云卷尽见晴空,瘦耸西湖千万峰。水鸟树林南宕寺,老胡曾未到其中。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峯。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烦君细算乘除数,吾道何时可变通。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种山楸间水杨。舍近鸡豚还共食,春来鱼鸟自相忘。松阴客去书连屋,花底莺啼酒满床。却忆东华联辔出,午门霜月漏声长。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