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高挂出红尘,万仞长歌入紫云。
莫道游仙别无侣,玉清冠盖许同群。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洞霄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尧佐。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帆高挂出红尘,
万仞长歌入紫云。
莫道游仙别无侣,
玉清冠盖许同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人放弃尘世生活,踏上仙境之旅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仙境景象和仙人的自信态度,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仙境的神奇景象和仙人的崇高境界。首两句"一帆高挂出红尘,万仞长歌入紫云"表达了仙人离开尘世的决心和迅速升仙的形象。"一帆高挂"指的是仙人乘坐的船只在天空高高飘扬,脱离了尘世的束缚;"万仞长歌"形容仙人高唱长歌,声音在紫色的云彩中回荡,彰显了他们的高远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游仙别无侣,玉清冠盖许同群"表达了仙人之间的团结和共同追求。"莫道游仙别无侣"意味着不要说游仙的人没有伴侣,他们是相互陪伴和相互支持的;"玉清冠盖许同群"形容仙人们戴着高贵的冠冕,彼此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平等共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仙境的神奇和仙人的高远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仙境生活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追逐理想与追求卓越。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峨峨云龙开,忽有
苍苍烟月满川亭,我有劳歌一为听。将取离魂随白骑,三台星里拜文星。
灵江月,中岩月。交影松萝,断猿啼切。声色纯正真见一边,骑声盖色天然别,别别,明觉掀眉,长庚吐舌。
梁苑千花乱,隋堤一水长。眼前风物总悲凉。何况眉头心上、不相忘。因梦聊携手,凭书续断肠。已惊蝴蝶过东墙。更被风吹鸿雁、不成行。
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