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融融满洛城,莫辞行乐慰平生。
深思闲友开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
况是山翁差好事,可怜芳酒最多情。
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东轩消海初开劝客酒二首》。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轩消海初开劝客酒二首》
春色融融满洛城,
莫辞行乐慰平生。
深思闲友开眉笑,
重惜梅花照眼明。
况是山翁差好事,
可怜芳酒最多情。
此时不向樽前醉,
更向何时醉太平。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酒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来展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开篇两句“春色融融满洛城,莫辞行乐慰平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何充满整个洛阳城,作者不辞而别,只希望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慰藉自己的一生。
接下来的两句“深思闲友开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闲暇时深思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他们的笑容在心中闪现,而梅花的美丽也成为了作者心目中的明亮光点,使他倍感珍惜。
接着,“况是山翁差好事,可怜芳酒最多情”,表达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和推崇。山翁指的是身居山中的隐士,他们以煮酒论英雄,将酒作为表达情感和交流的媒介。作者认为酒是最多情的,因为它能够唤起人们最真挚的情感,使人们更加亲近和友好。
最后两句“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作者在享受酒宴的同时,也思考着和平的重要性。他暗示自己此时虽然可以陶醉于美酒之中,但更希望在和平的时代里陶醉,向往一个没有战乱和冲突的太平世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美酒和和平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酒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明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余地。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鲥鱼出後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七步周行犹仿佛。指天指地不分明。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驴年也不清。
淮边曾以此身归,每见尝宽使者威。一昨荐章蒙首上,十年坠翼恰重飞。功名未果时看剑,报效犹乖夜揽衣。聊向短笺论感慨,更烦尊教宠寒微。
求全伤德义,欲速累功名。玉要藏而待,苗非揠故生。未妨徐出昼,何苦急堕成。此道今亡矣,嗟谁可与明。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蜂蝶恨,何时足。桃李怨,成粗俗。为情深、拚了一生愁独。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想从今、无暇劚蔷薇,鉏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