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冬夜》中文译文如下:
家贫亲爱散,
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
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
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
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
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
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
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
一千三百夜。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冬夜中贫困孤寂的生活。他的家境贫寒,亲友间分散,身体疾病导致无法与人交往。眼前无人相伴,他独自躺在村斋中。灯火冷落暗淡,窗帘破损。他坐在窗前,听着外面新雪的声音。
他长年累月地渐渐不需要睡眠,夜半时分起来独自坐着。他没有学习忘却世事的心思,寂静和孤独的时间如何度过呢?
他骤然意识到自己寄身世间,内心则无拘无束。如此度过了四年,一千三百个夜晚。
这首诗词中展示了作者在贫困和孤寂中的境遇,以及对于宁静和内心自由的追求。尽管外在环境很冷清,但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内心独立和超脱凡俗的态度。整体氛围清寂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协律新教罢。河阳始学归。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