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冬天长安的雨中,我看到终南山上的雪。
秋节已经过去,雨水打散了山上的积雪。
西峰逐渐显露,雪花仍未完全消融。
寒气渗透瀑布的水面,冻结了白云的洞穴。
今天早晨,在灞浐河畔看到迁徙的雁群,
何时能再次看到湘江畔的明亮月光。
我想念住在山中石屋的人们,他们的房门不关上,
依然面对着飞舞的雪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天长安雨中观赏终南山上的雪景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诗人通过短短几句,展现出雨水逐渐融化山上积雪的过程。他感叹着终南山上的白雪消融后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冬天的严寒气息。然后,诗人以此为引子,联想到早晨看到的迁徙的雁群和迷人的明亮月光。最后,诗人怀念住在山中石屋的人们,借以表达自己心中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不愿封闭心扉的态度。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简洁的文字和自然景色描写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态。通过描绘雨水与雪的相互作用,诗人传递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观察力。同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人生的渴望,认为在面对严寒和艰难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雨中见雪的壮丽景色,以及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贾岛才情横溢的一面。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