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斋杂咏{道榻}》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
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干。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东斋杂咏(道榻)》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纸阁芦帘小榻安,
一裘容易却轻寒。
谁惊午枕江湖梦,
风落晴窗柏子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文人在东斋(指书房)内的景象。纸阁中挂着芦帘,小榻上舒适而安静。虽然只有一件薄薄的皮袍,但容易驱寒。作者惊讶于在午睡时却做起了江湖梦,而窗外的柏子叶被风吹落,干燥而清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环境。纸阁芦帘和小榻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作者只用一裘来抵御寒冷,却又没有感到过于寒冷,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淡泊和适应力。午睡时做起江湖梦,揭示了作者的幻想和想象力。而风吹落柏子叶的景象,则给人以清新和干燥的感觉,与整首诗词的意境相呼应。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安宁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词以平和的语调,表达出了一种平静与恬淡的心境,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 《对雪》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九招文举》

    後夜溪山雪,临门望子猷。莫因清兴尽,半道却回舟。

  • 《拟陶体三首其二足答手》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 《疲兵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 《呈折子明丈十首》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时风雨困频频。欲知夏木扶疏处,好挂陶翁洒酒巾。

  • 《次韵慎思贻二公诵诗》

    西城永夜灵鼍鼓,北寺五更青石钟。九牧何时官事了,三英聊喜故人逢。甲庚定处君无让,蹀躞归时我请从。从却睡魔通夕语,明窗茗粥不体浓。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