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动辄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简拼:dzdj
    相近成语: 跋前踬后

    解译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示例

    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 家鸡野雉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 金光盖地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 夸大其辞

    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同夸大其词”。

  •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 乾端坤倪

    指天地显示的征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