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冬至二首》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冬至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两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至二首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中文译文:
年轻时充满了意气,年老后一无所有。
闭户度过冬至,白天渐长,如数珠一般。
北风无情地吹过,大雁南飞。
黑色帽子何尝幸运,七天守在屋檐下。
石炉中的火焰闪烁,乱翻一床书籍。
只能自我安慰愉悦,无法将心事寄托给张扶(指友人名)。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两个阶段:年轻时充满了意气风发,而老去后却一无所获。诗人通过描绘冬至的景象,将人生的变化与季节的转换相结合,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前两句“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充满激情和冲动的怀念,以及年老后的无奈和失落。诗中的“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描绘了冬至日逐渐变长的景象,将时间的流逝与冬至的闭门思过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岁月的积累。

接下来的两句“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表现了北风凛冽,大雁南飞的自然景观。北风不顾冬至这个节日的意义,大雁也不留恋北方的严寒,这种情景与人生中的离别和变迁产生了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冬至这一节日中的寂寞和孤独。他戴着乌帽,守在屋檐下度过七天,石炉中的火光照亮了他撩乱的书籍。这里描写的是一个安静的冬夜,诗人只能通过自我怡悦来度过,无法将内心的寂寞和忧愁寄托给友人张扶。

《冬至二首》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主题,通过描绘冬至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人生中的孤独、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以冬至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使读者在感受冬至的寒冷之余,也能对人生的变迁有所思考。

  • 《惠泉》

    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

  • 《送向综通判桂州》

    百粤封疆桂岭崇,□□□□□□口。十城县弩争趋府,五管侯圭尽偃风。

  • 《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

    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

  •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岁穷寒气骄,况复风雨作。底事须游观,而乃得萧索。此意殊泬漻,余子故须噱。聊同弋者慕,肯效屠门嚼。人生本坦荡,谁使攘六凿。蹇予本畸人,所愿每落落。平生踣百忧,于此惕一诺。乃者实惭子,今悔已难昨。幸子妙点染,使我富磅礴。我有一樽酒,与子共斟酌。子歌我起舞,相对

  • 《剑喻》

    黯黯秋水寒,至刚非可缺。风胡不出来,摄履人相蔑。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愿将百炼身,助我王臣节。

  • 《夜坐闻鼓声》

    村居乐饮鼓冬冬,亭障无虞岁屡丰。谁道喧呼妨熟睡,老人自爱地炉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