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冬至夜》,唐代白居易作
老去襟怀常濩落,
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
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
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
坐索寒衣托孟光。
中文译文:
年老时怀抱常常冷清落寞,
病魔降临,鬓发便变成茫茫浪尖。
心中的灰烬不能比得上炉中的火,
头发上的雪花多过了地面上的霜。
在三峡南宾城最遥远的地方,
一年中冬至的夜晚特别长。
今宵坐在房中,才感觉到门窗的冷,
我只能寻求冷衣来暖寒气,依靠孟光的节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冬至夜过往时光中的心情。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年老和疾病的感叹和思考。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侵扰使他的内心变得冷清落寞,他的鬓发已经变成了茫茫白色的浪尖,而他的心中的火焰却燃烧不旺,只有片刻温暖。他感觉自己如同房屋的门窗一样冷,只能依靠冷衣来取暖,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老去和生命的无奈和感慨。通过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描写,他反思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悲恸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写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冬至之夜的描绘,展示了生老病死的无情和无常,表达了对时间和年龄的担忧和无奈。同时,通过冬至的寒冷和诗中所提到的衣物和孟光的节气,也彰显了人们对温暖和希望的追求。整首诗平实而深刻,意境清雅,给人一种冷冽中带着深思的感觉。
寒釭挑尽火重生,竹有清声月自明。一夜客窗眠不稳,却听山犬吠柴荆。
才子长沙暂左迁,能将意气慰当年。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柳色烟光正斗青,桃花落尽杏花惊。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檐前滴到明。
又作三年一梦回,浮云何地是根栽。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碧眼已传胡相真,白头谁问故人猜。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江天雨雪路尽迷,层峰壁立琼瑶梯。苍松冻合玉髯老,翠筿寒压银梢低。屋底幽人常闭户,最爱银华绝纤污。碧窗半启卷书帏,手把青编映轻素。村南有客隐者伦,一肩壶榼来叩门。遥知相对饮五斗,红光满面春风温。人间此景良不恶,林泉似傍兰陵郭。会须乘兴访元龙,共倚江楼招白鹤。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