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
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
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中文译文:
冬季里来到玉泉山寺,属于阴冷冰封的崖谷,一片无色迎接仲春,前来陪伴的人并非没有缘分。万木婉约地结满枝桠,千花绽放欲出,松树间传来美妙的鸟鸣声,竹丛下流淌着清澈的泉水。石壁上开设着精舍,金光照耀着法筵。真空本来就是宁静无为的,虚幻的世界亦有时需要宣扬。那些心灰意冷的人,依然追求巢顶的禅境。尽管简省的书籍也略有忌惮,身世亦有所舍弃。
诗意和赏析: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玉泉山寺的赞美和对宁静幽远之境的向往。在寒冷的冬天,作者到了玉泉山寺,看到了一片冰封且无色的崖谷,但悄然迎接仲春即将到来的气息。这里的景色美丽而宜人,万木婉约地结满了枝桠,千花欲要绽放。松树间传来悦耳的鸟鸣声,竹丛下涌动着清澈的泉水。石壁上有一座精舍,金光照亮着法筵。虽然这个世界本身是空虚的,自然界的美景也需要得到赞颂和欣赏。同时,诗中提到有些人失去信心,仍追求禅境的安宁。虽然简单的文字也许忌讳,但身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幽静、宜人之境的向往和赞美。作者借助以玉泉山寺为背景,展示了寒冷冬季到来之时,寻找到内心中温暖和美好的场所。同时,通过描绘自然的细腻之美,强调了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还暗示了宁静无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禅悟境界的意愿。整首诗意境幽远,描绘了一幅美好而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与追求的思考。
推弦拂柱,歌我浩曲。浩曲未歌,肠中踯躅。青青前溪,可鉴光仪。他心自喜,我心自悲。河中有船,不载客还。尊中有酒,不令客欢。栖栖何者,归以为期。絺衣生虱,鞋袜多泥。世人结交,安得常好。他乡寄食,安得常饱。主人良贤,客兴愁叹。报恩虽易,受恩实难。野鸡喔喔,夜长不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签随飞烟。累累一百又五字,岂意近出黄閍砖。字奇文古两超绝,保母从兹倾众帖。谁将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快剑横斫铁山摧,戏龙猛蹴银河欹。方庭无月天地黑,仰视别有星离离。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窪砚在。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野性耽迂百念轻,幽栖随处得怡情。山依南郭家林好,水入西庄客舍清。暖日野花常护鹿,春风汀柳不辞莺。年来梦里添游乐,也逐渔樵结伴行。
肃肃清尘,昭事祖匀。粢盛苾芳。四海来祭。皇灵格思,令容有睟。隆福孔皆,以克永世。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