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投策倦跻攀,晚叶寒华一迳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斜阳还照隔江山。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斗岘山马上》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骑马登上斗岘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来投策倦跻攀,
晚叶寒华一迳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
斜阳还照隔江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骑马攀登斗岘山的经历,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西来投策倦跻攀”,表达了作者长途跋涉的劳累和疲惫之感。他来到斗岘山,希望能够在这里寻找到一些启示和策略。
第二句“晚叶寒华一迳间”,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晚上的叶子已经凋零,但仍然散发出寒意。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第三句“尽日闲云不留雨”,表达了作者在斗岘山上度过的一天中,天空中的云彩虽然飘荡,但没有下雨。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在旅途中的一天过得平静而安详。
最后一句“斜阳还照隔江山”,通过描绘夕阳的光芒照耀着远处的江山,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之情。这句诗意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旅途中的疲惫的抒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斗岘山上的旅途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旅途中的疲惫的抒发。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突薪初不戒,绠缶始言功。累甓为墙壁,前人智未工。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昨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