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白乐天临水坐诗》

西方社里收身早,白发人中得计长。
不作北门东掖客,更无闲事可思量。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读白乐天临水坐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方社里收身早,
白发人中得计长。
不作北门东掖客,
更无闲事可思量。

诗意:
这首诗以读白乐天临水坐诗为题,表达了诗人陈师道在宁静的西方社里悠然自得、老去的心情。他认为自己已经在社会中立下了足够的功业,所以早早地隐退了,享受着宁静与安乐。白发人中得计长,意味着他在人生中经验丰富,智慧成熟。诗人不愿意涉足纷繁复杂的北门东掖,也没有什么闲事可思量,因为他已经追求到了内心的宁静,不再被外物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陈师道特有的隐居心境。通过描绘自己早早地隐退于社会之外,他表达了对宁静与安逸生活的向往。白发人中得计长的形容,展示了他的成熟和智慧。北门东掖是指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诗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涉足其中,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坚守与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诗人通过自我隐居的选择,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这种清逸的心态和追求内心真实的生活态度,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从洒飞雪。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乾。江头鸣雁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潇相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陁断行客。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崔白。已觉冰漫稻梁少,更疑水宿溪垠窄。生平有道付沧洲,

  • 《枇杷六言》

    大似明珠径寸,黄如香蜡成丸。落处韩嫣遗弹,可怜不救饥寒。

  • 《重登科》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和扫破庵塔二首》

    白{左亻中纟右刀}丛中第一尊,硬将明越作台温。将头撞破虚空后,又把金针锁细痕。

  • 《梅花六首》

    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划念东陵。

  • 《送西怀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西山南浦昔相逢,桂林象郡今相送。长才妙略世所知,诸公遗人胡不用。文风广被固可喜,志士远适岂其理。上书报罢君勿悲,广西政复多事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