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
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
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
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独步》是一首宋代王之道创作的诗词,它通过描述作者的心境和周围环境,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赞美。
诗词中提到了作者饱食之后的欲睡心情,他漫步在东园中。这里的东园可以理解为一片宁静的花园,诗中的步行象征着作者的自由和舒适。接着,诗中出现了雨水充沛的富莲子和丰收的稻谷,这些象征着物质的富裕和岁月的丰盛。
诗词描绘了一条崎岖的竹径和曲折的花源,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来到这里,共同分享快乐的场景。他们相互笑语喧哗,共同享受着这片美好的环境。这种友谊和欢乐的氛围使得作者感到无需追求名利,只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分享这份自由和快乐。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友谊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舒适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它展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给人一种宁静、欢乐和恬淡的美感。
自闻三策日垂涎,急趁西风一举鞭。狼子不知天数尽,据鞍犹说马儿年。
蓬矢桑弧射四方,岂知垂老卧江乡。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疋马扬鞭游鄠杜,扁舟捩柂上潇湘。自悲此志俱难豁,且复狂歌破夜长。
有客难逃热,无台可纳凉。市中投汉邸,楼上置胡床。梅润雨谋始,槐清风议将。北窗高卧处,何适不羲黄。
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客亭依斗绝,故地信偏悭。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天涯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两回。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罗,(梁、罗,迟、适小名)。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