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龠,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沙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渠。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读道藏》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哀叹我何其幸运,偶然来到这美丽的宫殿居住。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宫殿中有什么呢?收藏着成千上万卷的书籍。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用红色锦囊装载,以青色霞带覆盖。
王乔掌关龠,蚩尤守其卢。
王乔掌管着关龠(古代乐器),蚩尤守护着这座宫殿。
乘闲窃掀搅,沙猎岂暇徐。
趁着闲暇时窥探和翻阅,如同沙猎一般忙碌。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真正的智者通过领悟一句话,体会到道的真谛。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渠。
心灵宁静时反而能反思自己,如同明亮的水渠般清澈透明。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千岁(长寿)艰难地离开尘世,这句话如同一篇珍贵的古籍。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人们都忽略了自身的存在,只是用泥土覆盖。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如何有时间关心整个天下,我内心的幽忧还未消除。
这首诗词《读道藏》表达了苏轼在琳宫中阅读道藏的心情。他感叹自己能够有机会居住在宫殿中,并且发现宫中收藏了大量的书籍。他用宝贵的丹锦囊装载书籍,以青色霞带覆盖,彰显了书籍的珍贵和重要性。诗中提到了王乔和蚩尤,描绘了管理和保护这座宫殿的场景。苏轼趁着闲暇之余读书,并将智慧的道理领悟其中。他认为当心灵宁静时,才能反思自己。最后,他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但他认为人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存在,只顾着尘世的琐事,无法解除内心的幽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苏轼在琳宫中阅读道藏的情景,表达了对书籍和智慧的推崇,以及对人们忽略内心的反思。它呈现了作者对于内在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厌倦,展现出了对超越物质追求的渴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滋养。
蓬莱高阁凌浮云,天上图书奎壁明。荣河温洛龟龙呈,鲁壁汲冢科半行。森罗万目分纬经,大官供烹集群英。鲁鱼亥豕校雠精,垂签甲乙刻坚珉。怀素无量元崇名,唐兴百年人文成。大盗一炬甚秦坑,碑落人间如碎星,埋没草莽荆棘平。刊刻欲传千万龄,毁灭今与粪壤并。牧童敲击看火生,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乾坤代仄困羁旋,江山苍莽惊岁月。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
一痕如掐夕天涯,望转青林出没时。不是山高爱藏月,月光犹嫩怯人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
新芋肥鸡菊正黄,君来定拟醉千觞。田家村巷都相似,须识门前两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