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东汉》

汉鼎重焱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不能乘作唐虞计,未会严陵所谓高。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读东汉》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朝的鼎重火焰熊熊燃烧,那时的皇帝也同样勤劳。
然而,他未能继承唐虞之治的智慧,也未能达到严陵所称的高度。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东汉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那个时代的盛世景象以及天子的勤劳。然而,作者通过对唐虞之治和严陵的评价,表达了对东汉时代统治者的批评。作者认为东汉时期的统治者虽然勤劳,但却不具备唐虞时期的智慧和高度,暗示了东汉朝廷的政治失衡和统治者的局限性。

赏析:
1. 诗词描绘了东汉时期繁盛的景象,通过"汉鼎重焱"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当时朝廷的富强和繁荣。
2. 诗词中提到天子的勤劳,反映了东汉时期统治者的努力和奉献。
3. 作者通过对唐虞之治和严陵的对比,暗示了东汉时期统治者的不足和政治的缺陷。
4. 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批评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统治者的勤劳和智慧的对比,以及对严陵所谓高度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东汉朝廷政治的批评和反思。同时,诗词也反映了作者对唐虞之治的向往和对理想统治的追求。

  •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

  • 《翠蛟峰》

    谁解青云勒,在蛟舞不休。飞来两潭月,惊起九峰秋。松影晴犹暗,山光暖欲浮。因参玉局句,千古爷前修。

  • 《邙山》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 《句》

    缫车篱落桑阴尽,土鼓乡亭稻叶青。

  • 《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

    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翠叶凌霜秀,繁英浥露香。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采采东篱下,行歌对草堂。

  •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