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
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
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
纻衣缟带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注释

① 诗题,天宁寺,在琼山府城北一里西厢,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乐年间知府王修扁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阇提,印度语,音译。亦作“阇梨”,梵语,意为僧徒之师也。“咏阇提花”,赞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
② “玉英”句,大意谓白色的花似玉,青绿的叶似翠鸟之羽灿烂挂树枝。
③ 冰玉风姿,冰玉,比喻清润;风姿,风度仪态。
④ 炎方,炎热的南方。
⑤ 纻衣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缟纻”指深厚的情谊。
⑥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隐士。素冠,《诗·桧风》篇名。旧说均谓剌不能守“三年”之丧。盖因“素冠”“剌人”等词联想而云。清代学者或疑为写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这句大意说,正欲寻隐者为友,尚且同生死。
⑦ 万斛,形容量之极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⑧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静。杜甫《有客》诗:“幽栖地僻经过少。”引申为“幽雅”。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创作背景

李纲被贬至琼,游琼山府城天宁寺,咏花抒情,寻知音,诉衷情,北望中原泪沾襟,无奈何,赖花消愁。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方量人,全身担负。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

    若木昏昏末有鸦,冻雷深闭阿香车。抟云忽散簁为屑,翦水如分缀作花。拥帚尚怜南北巷,持杯能喜两三家。戏挼弄掬输儿女,羔袖龙锺手独叉。

  • 《游黄杨岩》

    暮秋访幽阴,谢屐凌崩空。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疏藤挂赤虯,粘苔糁青茸,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雪颠未乾,秋波更寒。云门舌不短,百丈鼻犹酸。心传一灯自光燄,口翻四海看波澜。间关半世,经历百难。报道头家休喝彩,而今双六已居盘。

  • 《题吴静庵寒匏簃图》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 《追拟玄真子渔歌》

    雨晴山色静堆蓝,桥外人家分两三。缘岸北,远溪南,片片闲云趁落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