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读韩杜集》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韩杜集,心生愁,
如同倩麻姑痒处抓。
天外凤凰谁能得其真髓?
无人解开前世的羁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读到韩愈和杜牧的诗集时所产生的感慨和愁思。诗人将读书的心情比作麻姑痒处的抓挠,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烦躁。接着,诗人提到天外的凤凰,意指高深的道理和真理,他在诗集中寻找,却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解开前世的羁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杜牧内心的烦闷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诗人读到韩愈和杜牧的诗集时,心中充满了忧愁,似乎读书并不能解决他内心的痛苦,反而让他更加焦虑。将心情比作倩麻姑痒处的抓挠,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不安。
诗中的天外凤凰象征着高深的道理和真理,诗人希望能够从诗集中找到这些深刻的意义。然而,他认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髓髓之意,解开前世的羁绊。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更高层次的境界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词句,展示了杜牧对于诗歌和文学的矛盾感受和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迷茫。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才华。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纪,墬典断编真可续。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龙藩地暖冬无雪,十月风光似三月。好风不动绮罗尘,人在绣帏帘半揭。酒肠拍索能回春,春潮八面香熏熏。香肌汗透披縠纹,思得沧海驱埃氛。银锅蟹眼生春雪,银瓢捾破锅心月。流霞倾入碧琅玕,香雾氤氲云半掇。花藤织出金芙蕖,烟青藕紫堆云盂。一声珰佩帘钩长,皂盘棒出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