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禹逢沈骜,酣参事懦盈。
阴阳眠燮理,天地醉财成。
河岳瞢腾立,羲娥蹩躠行。
无人能唤醒,作意造升平。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汉事》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禹逢沈骜,
酣参事懦盈。
阴阳眠燮理,
天地醉财成。
河岳瞢腾立,
羲娥蹩躠行。
无人能唤醒,
作意造升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一些古代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和事物,以暗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乱象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赏析:
1. 诗中提到的"病禹"和"沈骜"是指传说中的大禹和沈骜。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治水英雄,而沈骜是宋代的一位官员。"病禹逢沈骜"可以理解为时任官员沈骜忽视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和理念,可能暗示当时的政府官员对于国家治理的不负责任态度。
2. "酣参事懦盈"意味着身居高位的参政官员沉醉于奢华享乐中,失去了应有的勇气和担当,对政务不负责任。
3. "阴阳眠燮理,天地醉财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阴阳不调、政治腐败的不满。"眠燮理"指政务混乱、治理失职,而"天地醉财成"则暗喻当权者沉迷于贪污腐败,丧失了对国家的责任感。
4. "河岳瞢腾立,羲娥蹩躠行"这两句描述了河山动荡和社会混乱的景象。"河岳瞢腾立"意味着河流山岳的动荡,可能指代政权更替带来的动荡局势。"羲娥蹩躠行"则描绘了羲和嫦娥行走不稳的样子,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5. 最后两句"无人能唤醒,作意造升平"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无人能唤醒"意味着没有人能够觉醒并改变当时的政治乱象,"作意造升平"则表示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意念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暗喻和象征手法,对宋代社会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提出了批评和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的期望。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帘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