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渡嘉陵江宿什邡驿》

山程十日不见江,前日初逢黎渡水。
牵车又到渠江畔,漾漾翻波意尤美。
今朝嘉陵江水宽,危峰大石更巑岏。
棹儿艇子呼晚渡,亦刜钲鼓推标竿。
渡头枫绿蔷薇密,我宿山南雍城侧。
细思青史什邡侯,君恩何似嗟来食。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渡嘉陵江宿什邡驿》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渡过嘉陵江,宿于什邡驿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渡嘉陵江宿什邡驿

山程十日不见江,
前日初逢黎渡水。
牵车又到渠江畔,
漾漾翻波意尤美。

今朝嘉陵江水宽,
危峰大石更巑岏。
棹儿艇子呼晚渡,
亦刜钲鼓推标竿。

渡头枫绿蔷薇密,
我宿山南雍城侧。
细思青史什邡侯,
君恩何似嗟来食。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渡过嘉陵江、宿于什邡驿的经历为背景,展现出江河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久违江山的情景,暗示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第三句中,作者再次来到渠江畔,感受到江水波澜起伏的美丽景致,描绘了江水的形态和动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第四句以及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嘉陵江的宽广和周围山峰的险峻,凸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诗中的船夫们呼唤晚渡,击鼓推标竿,增添了一种渡江的喧嚣氛围,使整首诗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中,作者描绘了渡头的景色,枫绿和蔷薇的密布给人一种繁茂的感觉。作者宿于山南雍城侧,思索着什邡侯的功绩,对比自己平凡的境遇,表达了对君恩深厚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山峰和花木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境遇的比较,抒发了对君恩的感激之情。通过绘画般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的独特领悟和情感表达。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是心外境,亦非目前法。可中一见便知归,平步广寒攀桂枝。

  • 《秋夜怀吴中》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 《朱子云园中观花》

    我鬓忽已白,君颜非复朱。花前一杯酒,不乐复何如?暮看枝上花,已觉不如早,富贵当及时,吾辈奈何老!我歌君起舞,竟日为君留。安知花无情,不解替人愁。长安二三月,花满上林中。祝君早得意,归辔听璁珑。

  • 《宿祁阳题县驿》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行尽潇湘春林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

  •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擘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 《发大通》

    五更催发船无限,及此风收浪不生。何事渔舟亦争进,始知为利总营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