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渡江·大江骇浪限》是清代诗人谈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大江波浪汹涌,东南方向受到了限制;
我曾经试图降下船帆,但感到惭愧,因为我怀旧;
我击掌行礼,却只有空荡荡的回声,多慷慨啊!
我毅然投身战斗,最终却只能沉醉在其中;
事过境迁,龙天残害剩下了壮丽的弧塔;
海岳山川,书生告别了旧庵;
听说佛祖曾经在此驻足,是否因为有美味的黄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大江上渡船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诗人面对汹涌的浪潮和艰难的渡江之路,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对过去的自己感到羞愧。然而,他仍然表现出了豪情壮志,毅然投身战斗,沉醉其中。通过诗人对废墟和山川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叹。最后两句以佛祖驻足和黄柑的隐喻,探讨了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和思考。
赏析:
谈迁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描写了大江的骇浪和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的坚毅、豪情和对世界的思索。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渡江中的挑战与自我之间的呼应,突出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决心。通过描绘废墟和山川,表达了时光匆匆流逝、世事变迁的悲壮之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佛祖和黄柑的隐喻使整首诗更具意境,探讨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纷繁情感,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清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
通身画铁赤骨力,卖扇老婆手遮日。无手人,一拳是一拳。无足汉,一踢是一踢。阿呵呵,九九元来八十一。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柳腰花貌天然好,聪慧更温柔。千娇百媚,一时半霎,不离心头。是人总道新来瘦,也著甚来由。假饶薄命,因何瘦了,划地风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辛自同裘好,谁令异巷居。恭承五个字,不但百车渠。句法端何样?先生肯乞余。只容弹剑铁,敢道出无车。
中州寒燠与南异,常恨梅花开不早。今年朔雪冬不飞,腊月繁英似南好。君怜芳物感时节,愁见高风冻雪扫。苦嗟十九不称意,徒自令人颜色老。雪迟梅早非我力,会使金樽日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