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古木影交加,山欲侵云水见沙。
最好岭前鸥鹭起,竹林深处两三家。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度金沙岭》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景色,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现出独特的诗意和意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两行古木影交加,表现了山林的茂盛和繁荣。山势峻峭,似乎欲侵云而至,水面上映出沙滩的倒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在这美妙的景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岭前鸥鹭起飞的一幕。鸥鹭是山水之间的常见鸟类,它们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翱翔自由,犹如点缀其中的明珠。这一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另外,诗中还提到了竹林深处的两三家。竹林象征着清雅和宁静,这里的居民过着宁静的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生活态度和环境与现代社会的喧嚣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展示了山水的壮丽和自然景色的美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描写方式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转过斜桥峡,林疏见草堂。松涛翻面浪,花雨杂天香。归鸟云千树,幽人月半床。凭阑忆明远,露下生微凉。
金藏木性木藏金。体难寻。火生*。二物烹煎,庚甲定浮沉。返本还元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九阳消息自来临。耳鸣琴。运清音。唤出灵灵,越古与超今。遍界遍空无不是,显了了,这真心。
风阵阵。吹落杨花无定。酒病厌厌三月尽。花檀红自隐。新绿轩窗清润。月影又移墙影。手捻青梅无处问。一春长闷损。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