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景炎福州诏书》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诗。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作者介绍

区仕衡(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邦铨,顺德(今属广东)人。理宗淳祐间举乡贡,入太学爲上舍生。上书论贾似道误国,不报,归筑九峰书院,聚徒讲学,学者称九峰先生。端宗景炎元年卒。今传有《九峰先生集》三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上舍公传》、《上舍公墓表》。 区仕衡诗,以清道光南海伍氏诗雪轩刊《粤十三家集》本爲底本,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读景炎福州诏书》是宋代官员区仕衡所作,以下为该诗的中文译文:

多难兴邦海舰移,
忽逢祀夏配天诗。
小臣不死留双眼,
东向行都望六师。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区仕衡对国家兴旺和自身使命的思考和理解。诗中描绘了国家面临多灾多难的境况,但也表达了兴邦之道必须寄希望于开辟海上贸易,以及对于神灵仪式的期望和祝祷。作者自称小臣虽不能为国家乃至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但愿将自己的双眼留给朝廷,在东方的都城静静地注视,期待国家的兴盛。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理想的渴望之余,也展现了作者自身情怀和使命感。诗中的“多难兴邦海舰移”表达了作者认为兴邦之道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尤其是海上贸易的开辟来实现。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对于神灵仪式的敬畏和对于上天眷顾的期待,“忽逢祀夏配天诗”描绘了作者在祭祀仪式中所感受到的庄严和肃穆之感。

最后两句“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愿望。虽然作者自认为身份微小,但愿自己的双眼能够长久地注视国家的安危,在都城东方向上望,象征着对国家兴盛的远景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国家兴衰与个人使命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盛的理想追求和个人情怀。它通过温婉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凝练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期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