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雪清。
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开元天宝遗事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环子受兵火涴,
梅姬如玉雪清。
二妃未免遗恨,
三郎可煞无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开元和天宝年间的历史遗事。环子和梅姬是诗中的人物,环子受到兵火的糟蹋,而梅姬美丽如雪,清纯无瑕。诗人提到这两位妃子的命运都不尽如人意,二妃对于所遭受的不幸可能有些怨恨,而三郎则可能表现出无情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中的人物和情感。环子和梅姬作为历史上的妃子,承受了不同的命运。环子受到兵火的涴污,暗示了她经历了战乱的痛苦和摧残。而梅姬则被形容为玉雪清,美丽而纯洁。在这两位妃子的对比中,诗人反映了历史中妃子们不同的遭遇和境遇。
诗中提到"二妃未免遗恨",暗示了二妃对于所经历的不幸可能心怀怨恨。而"三郎可煞无情"则表明了三郎对于二妃的遭遇似乎没有表现出同情或怜悯之情。这种无情的态度可能是对于历史中复杂的权谋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揭示。
整首诗词简练而凝练,通过对历史遗事的描摹,展现了妃子们命运的悲剧和人性的复杂。它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情感体验的思考,同时也呈现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一种感慨和思索。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素衣吴白纻,尽化洛阳尘。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