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灵均恋楚滨,可能臣子外君亲。
精心独去珠无纇,飞语潜来箭有神。
宋玉招魂推意远,扬雄流涕掩书频。
江边自是修门路,嗟苦先生陨此身。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读离骚经》是宋代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要奇怪灵均对楚滨的留恋,这可能是臣子对君主的亲近。
他精心地去了,珠宝没有装饰,他飞快地说话,箭矢有灵性。
宋玉招魂,推测着远古的意义,扬雄流泪,频繁地掩盖书籍。
在江边修行的路上,痛惜先生陨落于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蔡襄对离骚经的阅读和思考,表达了他对楚国和楚辞的深深迷恋和敬仰之情。蔡襄对离骚经的研读是精心的,他将珠宝比喻为诗词的修饰,认为诗词应该纯粹、无华而直接。他相信诗词之言语可以像箭矢一样有力地传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具有灵性的力量。
蔡襄在诗中提到了宋玉和扬雄,他们都是楚辞的重要代表人物。宋玉在《离骚》中通过招魂的手法,试图推测出远古的意义和内涵,表达他对楚国的思念之情。而扬雄则在读离骚经时频繁地流泪,掩盖书籍,表达了他对离骚经的深切感动和对楚辞的倾慕之情。
整首诗词以江边修行的路途为背景,蔡襄感叹先生(指屈原)陨落于此,表达了对楚辞创作背后的先贤们的敬意和对他们早逝的痛惜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蔡襄对楚辞的热爱和敬仰,他通过对离骚经的阅读和思考,表达了对楚辞创作背后的灵感和意义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为楚辞付出的先贤们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颍阳道士青霞客,来似浮云去无迹。夜朝北斗太清坛,不道姓名人不识。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