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先生自不磨,太丘兴卜植僵多。
牛羊莫犯基茔者,风雨其如阡表何。
器识谁能三世合,规摹可复百年过。
丰碑幸出老彭手,读罢宁容不一哦。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六一先生碑亭记》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六一先生的碑亭,表达了对六一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碑亭的赞美。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六一先生自不磨,
他的品德坚贞不移,
太丘兴卜植僵多。
在太丘山上,修建了许多碑亭。
牛羊莫犯基茔者,
不畏牛羊侵犯墓地,
风雨其如阡表何。
无论风雨如何,都无法动摇这座碑亭。
器识谁能三世合,
凡人谁能超越三世,
规摹可复百年过。
碑亭的规制和雕刻可传世百年。
丰碑幸出老彭手,
这座雄伟的碑亭是老彭雕刻的杰作,
读罢宁容不一哦。
读完之后,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六一先生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碑亭的坚固和规制的精美,表达了对六一先生品德高尚和杰出才华的赞美。诗词以简洁明了的句子展现了作者对六一先生的景仰之情,并通过描绘碑亭的特点,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意义。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六一先生和碑亭的敬意,并从中体会到古代文化中对于品德和艺术的重视。
秋斋人罕至,落叶没行屦。旅宿将就途,怀抱不可语。偶有山中酒,而无池上侣。迟子一来过,钩帘对疏雨。
留心俭让唐虞道,恣意贪求桀跖徒。闲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
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日诵江干饯别诗,端平局面改嘉熙。调元金鼎人黄发,宣化朱幡君白眉。否泰从来更代禅,乾坤此去愿平夷。狂生迂阔真无用,饱饭山中倒接离。
北固楼前万顷秋,月明风定大江流。从来此地多英杰,果有奇才副简求。秀气一天开夜色,威名千里驾潮头。山川长在人难老,应抱文章入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