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语沈醇告万方,便知九鼎不劳扛。
波巨奔走扶黄屋,约束风涛过大江。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读亲征诏》是宋代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读亲征诏,朝代:宋代,作者:杨冠卿
沈醇的诏命传达给万方,
从此我们知道九鼎不再需要扛。
波涛巨大地奔走,扶持着黄屋,
约束着风浪横渡大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读到亲朋好友征战诏令的情景。诏命传达给万方,意味着亲友将离家出征,而诗中提到的九鼎是古代皇帝的象征,暗示着国家已经安定,不再需要亲征御敌。波涛奔走,扶持着黄屋,意味着作者为亲友们的安危担忧,同时也展现了大江波浪的浩渺壮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朋好友征战的关切和祝福之情。诗中通过对九鼎的提及,表达了国家的安定和治理有序,不再需要亲征御敌的景象。而波涛巨大地奔走、扶持黄屋的描写,则凸显了作者对亲友们危险和艰难的担忧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景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亲友征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九鼎和波涛的比喻,诗中蕴含着对国家安定和风浪横渡的期望。这种对家国情怀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情感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对亲友的关心。
行药归来即杜门,啸台秋色背人群。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着烟寒未分。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擬赖斯文。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
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杉松斗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我方开竹径,公肯屈篮舆。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乾坤愁思里,风月醉眠馀。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