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
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
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
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书》
散帙有佳趣,
俗人那得知。
醉乡非为酒,
坐隐不关棋。
几净幽怀惬,
窗明老眼宜。
一生无用处,
又把教群儿。
中文译文:
读书的乐趣,
俗人怎能理解。
醉心于书海,
坐隐不问棋局。
内心清净宁静,
明亮的窗户适宜老眼。
一生无所用处,
却又把知识传授给后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读书的乐趣和对知识的珍视。诗人借用了散帙、醉乡、坐隐等词语来形容自己专注于读书的状态。他认为读书的乐趣是俗人所无法理解的,因为只有真正深入书海中的人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妙趣。
诗中提到的醉乡并非为了酒,而是指沉浸在书海中的狂热状态,读书成为诗人追求的乐园。坐隐不关棋,表示诗人不再关心琐碎的琴棋书画,而是全心投入到读书之中。
诗人内心幽怀净化,沉浸在书香中的快乐使他感到心满意足。明亮的窗户适宜老眼,表现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书籍的理想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觉得自己在社会中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却乐于将所学传授给后辈,把知识教给年轻的一代。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知识的珍视和传承的责任感。诗人通过对读书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俗世生活的超脱和冷眼旁观的态度。这首诗词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认识到读书的价值,并将所学传承给后代,为社会作出贡献。
秋云卷尽见晴空,瘦耸西湖千万峰。水鸟树林南宕寺,老胡曾未到其中。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峯。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烦君细算乘除数,吾道何时可变通。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种山楸间水杨。舍近鸡豚还共食,春来鱼鸟自相忘。松阴客去书连屋,花底莺啼酒满床。却忆东华联辔出,午门霜月漏声长。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