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行天如日月,群儿簸弄竟何如。
自悲责沈曾为学,安得尊尧更有书。
义胆轮囷千古在,神州攻战百年余。
诬辞逆像今俱已,犹恐忠贤恨未祛。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四明尊尧集》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风气的忧虑和对于忠贤人物的追思和敬仰。
诗中以"大道行天如日月"开篇,将大道比喻为日月,形容其伟大而不可动摇。接着以"群儿簸弄竟何如"表达了对于当时时代风气混乱、无人尊重大道的失望和不满。
诗中自述"自悲责沈曾为学",表明作者的自责心态,认为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还不够扎实。同时,他借题发挥,希望能够获得尊贵者尧的书籍,以得到更多的学问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义胆轮囷千古在,神州攻战百年余",表达了对于英勇热血的赞美,将忠义和勇气视为千古不变的精神品质。"诬辞逆像今俱已,犹恐忠贤恨未祛"暗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对于忠贤者的诋毁和冤枉的不满,希望这些冤屈能够得到昭雪。
整首诗以时代风气的变迁和对于忠贤者的思念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对于忠义精神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于历史中冤屈未得平反的遗憾。通过对于时代和个人的反思,诗词传达了对于理想社会和人性美好的追求。
露寒风定不无情,临水当山又隔城。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
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蹋青时候。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生怕木阑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孤村寒食*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凭阑望久。几番魂断烟中岫。从此相逢休草草,莫对夕阳搔首。
正秋兰九畹芳菲,共堂下蘼芜,绿叶留荑。趁驾回风,逍遥云际,翡翠为旗。悲莫悲兮君远将离,乐莫乐兮与女新知。一扫氛霓,晞发阳阿,洗剑天池。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忧乐称华颠。因知不悮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生死去来浑付梦,火风煎迫谅非坚。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画
思乡处处只愁生,正好春游又不晴。雪是梨花云是柳,马婆巷口过清明。